轉貼自冉天豪facebook網誌
瑞襄的音樂會在前晚圓滿完成了,許多朋友都不相信這場音樂會籌備時間竟然只有三週,除了策劃史無前例的跨劇團、跨樂團、跨領域表演內容,還包括能量
極大的劇場技術動員、完整的媒體宣傳、紀念CD等等周邊商品製作。我知道有些朋友以及長輩不是很理解(諒解?)我們為何要這樣”硬幹”,但請容我大膽的
說,非得如此,而且必須要在這個時間點、做到這麼大,哪怕“天作之合“其實根本沒有人力、其實根本沒有資源。對我以及Cami(音樂會製作人)、所有志工
來說,這並不只是一場為了自己、甚至不只是一場單純”懷念洪瑞襄”的音樂會,我們當然還在悲傷,也還難以接受這個事實,但我們同時也感受到了責任。這場音
樂會除了要讓大家”安心放下、誠心祝願”,還要肩負起某種正面力量的傳遞,它存在於瑞襄本身的影響力、存在於常常被忽略的台灣表演藝術的實質價值、存在於
你以為早就消失的愛與關懷、存在於日後可能發酵的後續力。相信我,等到事過境遷,我們都會覺得,”還好有這樣的硬幹”。
每
個人都有他的人生功課,得自己面對,此生不會有人幫你完成的。也許瑞襄她的某些功課沒有做完,但絕不能否認瑞襄交出了很多漂亮的成績單,那可不是輕輕拿
起、隨意放下的重量。前晚的音樂會,是台灣音樂劇史上第一次劇場大團結,近二十年來台灣音樂劇發展的各個劇團、表演者、創作者、領導者齊聚一堂,各時期與
瑞襄合作的演員們重回舞台,眾年輕女伶們則輪番上陣唱著瑞襄的歌,其實那根本就是台灣音樂劇史至今的重要軌跡,而這全是洪瑞襄這位音樂劇首席女伶打下的基
礎,這是她自己始料未及的成就。雖然那可能本來只是瑞襄喜歡唱歌演戲、勇於自我挑戰的小小心願,而她其實還可以再創表演新高峰,但這個”未來”將由新一代
的女伶們接棒,也許差距尚大,也許任重道遠,舞台已等著她們勇敢站上去,台灣的音樂劇歷史也會繼續寫下去。
今晚有個媒體專
訪,在小芬老師家,專訪後我們和慧瑩(瑞襄小妹)閒聊許久。其實從事發當天、歷經告別式、一直到前晚的音樂會,互相的關懷不曾間斷(其中Cami給予了最
大的力量與協助),同時也感受到洪媽媽、兩位妹妹她們已經開始學習慢慢放下,生命與其黯淡悽苦,還不如光明轉換。這又是老天給的另一項新的人生功課,對於
所有當事者、所有瑞襄的摯友與粉絲、所有認識與不認識的、你以為早就消失的愛與關懷,還有,繼續前行的力量。回到你的人生軌道,回到你的工作崗位,回到你
喜愛的表演藝術,重新學習接受愛,重新學習給予愛,重新看待自己的生命與價值,為了別人,也為了你自己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